您现在的位置:118kj开奖现场手机版 > 校庆专题 > 校庆征文 > 正文内容

2011年4月环球时报总评榜研讨会(上)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更新日期:2021-03-29 浏览次数:

   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数十年,但国际品牌的打造却远不如人意。 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的巨大体量,另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在品牌榜上的集体失声,这样的矛盾局面如何形成。

   能不能在全球范围内中找到能代表中国力量的企业,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上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4月29日,在环球时报总评榜研讨会上,多位学者、企业家就上述问题一一展开讨论。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还差得远刘戈(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在已经揭晓的环球时报总评榜中,我们发现,50家企业,中字开头的企业有29家,再加上国家电网,一共有30家国字头企业。 据此可知,很多企业不是由于走出去获得国际声誉,而是因为中国强大,它们才变得强大,变得受关注。 这是一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可以华为为例。 华为应该算是中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的代表,这类企业在环球时报总评榜里比较少,传统意义的国际化就是华为这样的成长方式。

   邓九强(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公司,要看对行业的理解是不是国际化,定位是不是国际化,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是不是国际化,对企业标准的制定和产品质量的监管是不是国际化。 拿乳业来说,做好乳业,有3个问题必须解决好,即食品安全、社会责任和对环境的影响。 以食品安全为例,过去国家标准是50万个微生物标准,和三四十万的国际标准比较接近。

   但在三聚氰氨事件之后,中国的牛奶品质却远远达不到50万的标准,国家被迫修订标准为100万,结果抽检时仍有80%以上的牛奶无法达到,微生物指标只得从100万降到200万。

   这和国际不是接轨而是脱轨。 叶建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从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来说,走出去是一条必经之路。 中国化工从2006年以来,兼并6家海外企业,其中5家已经成交。

   我们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三字经:买得来,管得了,干得好,拿得进,推得出,卖得高。 现在,中国化工的海外资产和销售收入占到1/4以上,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公司。

   郑广银(巨力集团党委书记):在国际市场上,巨力在国外设有五大公司,分别位于美国、欧洲、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聘用专业性很强的外国精英人员。

   在总部1000多名研发人员当中,还聘有外国专业人员20多名。

   孙先红(著名策划人、蒙牛创始人之一):现在我一见企业家,就鼓动他们有机会在海外住上几个月。 因为不仅是企业的管理、观念、制度、体制,还有人的心态,我觉得中国企业和世界企业的差距还很大。

(责任编辑:admin)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