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118kj开奖现场手机版 > 学科站点 > 历史 > 正文内容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舆情专家:翟静宜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更新日期:2021-03-29 浏览次数:

   8.撰写著作《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王瑛》,该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出版计划重点之一,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系列丛书;年至2007年部队服役期间,先后1次荣立个人二等功,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武警部队优秀文字报道一等奖,3次荣获武警北京总队优秀年度新闻报道个人。

   擅长领域1、组织、纪检、政法、公安、教育等领域舆情工作及应对研究;2、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处置。 业务方向践行党管数据,主导开发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人民星云数据中心、IDC云化。

   代表观点1、舆情应对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针对随时出现的舆情变化,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既要及时回应社会舆论的关切,又要注重焦点事件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舆情应对水平的提高。

   2、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发布,已经从“张开嘴"(敢说、会说)、“迈开腿"(勇敢走向前台、走上发布席)向懂得负责、避免信口开河、更有担当作为、富有人文情怀的方面转变。

   3、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并做好热点难点问题的说明和解释,会有效引导舆论,避免出现更多的猜测、误读和误解。 分析师风采和成果展示。

   翟静宜现任和历任职务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首席战略专家、首席声誉风险管理专家曾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人民在线副总编辑,主要成就2013年至今历时六年,研发、创建声誉/舆情风险管理(RRM/PORM)体系,已完成RRM/PORM知识体系、指标体系、方法与工具体系、产品体系的系统构建。

   2016年中国管理蓝皮书(《中国管理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用26页篇幅系统介绍了该体系。 2018年为保监会“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向第二代升级,设计完整的指标框架,其中“声誉健康度”作为基础指标被采用。

   2019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能力专项评价体系,在对保险公司这套评价体系调研的基础上,也借鉴引入了“声誉健康度”的评价维度。

   2016年采用声誉/舆情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估方法,针对全国土壤修复行业舆情风险进行调研并撰写了行业风险评估报告,被多家网站转发,其中针对各城市污染地块开发管理向市长们提出的三条政策性建议,被生态环境部主管、面向各省市生态环保部门发行的《中国生态文明》约稿采用。 该报告同时荣获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总编辑二等奖。

   2015年底组建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声誉风险管理实验室,开始孵化、测试声誉/舆情风险管理评估与咨询产品,其中风险评估三合一产品,将风险评估与危机管理相结合,帮助企业实施风险情境管理,实现危机应对预案的精准制导、精准拆弹,经多家客户采纳验证,得到成熟应用。

   目前已形成高端装备、直销等行业的RRM通用母板。 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重大风险穿透式治理、风险回路管理等方法和工具,也在千亿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落地应用。

   擅长领域声誉/舆情风险管理产品研发、咨询方案设计声誉/舆情风险评估、声誉/舆情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设计声誉/舆情风险评估、管理咨询,尤擅问题诊断与策略设计风险情境设计,危机处置口径设计,风险沟通策略设计声誉/舆情风险管理理论建构,大学课程体系、课程大纲及教学方案设计行业、企业培训课程及其教学方案设计案例剖析、岗位技能培训业务方向声誉/舆情风险管理(产品研发、咨询服务、理论建构)舆情敏感行业与企业声誉/舆情风险管理能力评价重大项目舆情风险评估与风险沟通能力评价污名化行业声誉修复与形象重建上市公司声誉/舆情风险管理中国声誉管理蓝皮书编纂代表观点风险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把风险当养料,因风险受益,与风险共生”。

   声誉风险管理如此,舆情风险管理也一样。

   管理目标人群、媒体与公众对特定事物的认知,是一个组织建立和维持良好声誉必须掌握的走心术。 既然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为什么不花心思去做正面的刻板印象呢?移动互联时代的组织,只有将风险管理功能细胞化,让风险责任人在风险源头就地识别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撞上“秒读/不读→秒传→秒杀”的舆论枪口。 到源头防范、化解风险,成本最低、难度最小,但小问题总是被视而不见,直到它们变成灰犀牛和黑天鹅。

   风险管理是在存量中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危机处置是用增量投入来应对存量问题导致的后果,代价巨大。 大多数企业被短期利益蒙住了双眼,只有被舆情危机咬痛咬伤后,才会明白之前算错了帐。

   对大型复杂体系和组织来说,大道至简,最好的方法是管理驱动风险问题日益长大的系统反馈回路,让这种不断自我强化的动力循环,从恶性转化为良性。 “以最小结构拥抱最大弹性”,分布式组织结构于上世纪中期发源于日本,稻盛和夫独创“阿米巴经营”模式,造就了世界500强中最长寿的企业。

   今天,海尔“人单合一”、华为“铁三角”等企业实践,已经证明分布式组织结构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最适宜方式。

   分析师风采和成果展示。

(责任编辑:admin)
【字体: